課程安排
情景教學與互動訪談教學
-
紅旗渠紀念館
位于林州市城區北部15公里處,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一分為三條干渠。1965年4月5日紅旗渠總干渠通水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2014年5月1日,紅旗渠通水50周年之際,紅旗渠紀念館新館落成開館。建筑面積6300平方米,布展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總長515米,展館以紅色為基調,造型似靈動的渠水。展廳由“序廳”、“旱魔”、“奇跡”、“豐碑”、“夢想”、“精神”六部分組成,用2000多件珍貴文物和雕塑、繪畫、燈光、多媒體、4D動感、智能觸摸等現代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段,立體再現了當年10萬大軍站太行的震撼場景?! 〖t旗渠紀念館不僅是收藏、研究、展示、傳承紅旗渠歷史的一座展館,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林州的發展歷史,是學員感悟“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的一個窗口。
2022-12-14查看更多 -
青年洞
位于任村鎮盧家拐村西,距離渠源24.5公里,是紅旗渠總干渠上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全長616米,寬6.3米。1960年3月動工修建,當時正處于國民經濟三年困難時期,按照上級關于實行“百日休整”的指示精神,縣委決定抽調300名青壯年堅持開鑿青年洞,其余民工全部回家休整。因該工程由總指揮部共青團組織分工負責,鑿洞民工由青年組成,故取名為“青年洞”。至1961年7月15日,經過17個月的英勇奮戰,300多民青年終于征服了這一天險。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親筆題寫了洞名。洞口刻有李先念、江澤民題詞。2013年9月在青年洞北部33000米入口處搭建了350的廊橋——“紅飄帶”,“紅飄帶”至青年洞沿途設置了“凌空除險”、“鐵姑娘打釬”表演(上午11:30分左右,下午15:30分左右),真實再現了當年修渠場景。
2022-12-14查看更多 -
為民路
為民路全長大約7公里,道路崎嶇,從城郊鄉石樓村起,途徑魯班壑,到達石板巖鄉的王相巖停車場。在解放前,這里是石板巖鄉通往林縣縣城的唯一通道。石板巖鄉素有“四垴八嶄二十八道深溝”之稱,四周群山環抱,抬頭是懸崖峭壁,舉步是羊腸小道,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解放后,在黨的領導下,石板巖鄉組建了供銷社,以尹興德、李林洹為主的共產黨員帶領群眾,每天肩挑背扛,愣是在高聳崎嶇的太行山上挑出了一條為民之路,把黨對人民的關心送到了深山窩鋪,千家萬戶。為民路教學點是體驗式教學,通過學員挑擔背筐重走為民路,感受當年供銷人送貨的艱辛,深切體會扁擔精神,增強為民服務意識。
2022-12-14查看更多 -
紅旗渠源
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600米處,至林州與山西交界處約19公里。渠源工程包括攔河溢流壩、引水隧洞、引水渠、進水閘、泄洪沖沙閘等。其中,攔河溢流壩長95米,高3.5米,底寬13米,頂寬2米。是渠首樞紐工程的關鍵。1960年2月10日動工,同年5月1日竣工,由任村公社修建。
2022-12-14查看更多 -
扁擔精神紀念館
位于林州市石板巖鎮,占地1000平方米,展廳面積800平方米,紀念館公分為6個部分:一根扁擔創家業;一分一厘細打算;一心為著山里人;一心一意謀發展;扁擔精神在林州;親切關懷。紀念館共展出各類圖片480張,實物160件,實景6個,以真實的圖片、實物和簡潔的文字,圖文并茂、影像結合,展現了該社干部職工60多年如一日,一心一意為山區人民服務的感人事跡,再現了“艱苦創業、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拓創新”的扁擔精神和二次創業取得的輝煌成果。扁擔精神和紅旗渠精神一脈相承,都是林州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2022-12-14查看更多 -
谷文昌故居
位于石板巖鎮郭家莊行政村南灣自然村。谷文昌生于1915年10月,194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林縣曾任區長、區委書記。1949年1月,隨長江支隊南下福建省東山縣,在這個海島上辛勤耕耘了14個春秋,防風護沙,綠化海島,實事求是,解決“壯丁”家屬問題,把一個苦難深重的荒島變成了一個美麗富饒的寶島,深受東山縣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擁護。被原中組部部長張全景譽為“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縣委書記”。故居設有谷文昌事跡展板100余平方米,以及珍貴文物、檔案資料40余件,展示了谷文昌同志光輝的一生和不朽的精神。
2022-12-14查看更多 -
桃花洞村
桃花洞村位于林州市石板巖鄉西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因村西半山腰有一“桃花洞”而得名。該村下轄12個自然村,530口人,耕地200畝,林地300畝。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大力發展坡地經濟和旅游業,種植花椒、核桃、山楂等經濟作物450畝,發展賓館、飯店、農家樂30余家。村黨支部2009年被省委組織部表彰為“全省五個好村支部”,被譽為“天路堡壘”。
2022-12-14查看更多 -
廟荒村
廟荒村位于林州市區西側紅旗渠一干渠畔,地勢西高東低,全村7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245戶,798人,耕地面積667畝,黨員40名。長期以來,由于區位條件、基礎設施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貧窮落后一直是城郊鄉廟荒村醒目的標簽。2014年開始,廟荒村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在精準扶貧這條路上逐漸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2022-12-14查看更多 -
殷墟博物苑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位于安陽市殷都區西郊鄉小屯村,橫跨洹河兩岸,面積約30平方公里。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并經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包括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洹北商城、后崗遺址、族邑、家族墓地、手工業作坊等遺跡,2006年7月13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殷墟的發現和發掘,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重構了中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
2022-12-14查看更多 -
中國文字博物館
位于安陽市人民大道東段北側,該館是經國務院批準的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由字坊、廣場、主體館、倉頡館、科普館、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組成。博物館總占地143畝,總建筑面積34500平方米。陳列展覽以中國文字發生、發展的文化史為主線,以少數民族文字為主要內容,運用詩化的藝術手法、現代科技手段,反應了中國文字發展史的基本脈絡,闡述了中國文字的歷史源流與現代價值,是一部讓世人領略中華文明的景觀式文字大典。
2022-12-1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