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是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形成的紅旗渠精神。這種精神在我們今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是要繼續學習和發揚的。紅旗渠精神以獨立自主為立足點,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核心,以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為導向,既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勤勞堅韌的優良傳統,又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征?! ∪娼ㄔO小康社會的今天,弘揚紅旗渠精神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水平,確保黨和國家永不變質;有利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繼承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有利于激發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熱情,為西部振興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霌P紅旗渠精神,就是要堅持兩個務必,端正黨風政風。在成績面前,黨員應該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應該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今天要發揚紅旗渠精神,就是要牢記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核心內容,堅決反對鋪張浪費、驕奢淫逸的享樂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霌P紅旗渠精神,就是要求我們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修建紅旗渠的十年,無數黨員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這種奉獻無私到命都可以不要,共產黨就是為群眾無私奉獻才贏得了民心!”正如當年在修渠中光榮入黨的特等勞模任羊成所言,“那時都是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然后是共青團員頂上去,群眾緊緊跟著我們……我最佩服的就是共產黨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爆F在一些干部吃不了苦、貪圖享樂、不求進取,久而久之便會喪失對腐朽思想的警惕和免疫力,以致滑入犯罪的深淵。因此,紅旗渠精神也是黨員干部弘揚正氣、抵御邪氣、廉潔從政的有力武器。
-
紅旗渠精神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價值意蘊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的重要判斷,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出了新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極端重要性和歷史必然性,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又將是一場艱難困苦的人民戰爭,必須有強大的精神支撐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凹t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考察時的講話,深刻闡明了全黨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的時代意義,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把從紅旗渠精神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轉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以更加務實的思想和行動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 〖t旗渠精神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價值遵循 紅旗渠是一個不在起點、卻寫滿初心的地方,一切為了人民是紅旗渠建設的初心所在。20世紀60年代,為了徹底解決林縣人民長期以來的缺水問題,以林縣縣委為代表的林縣共產黨人,作出劈開太行山、引來漳河水的重大決策,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膽魄和勇氣,組織領導全縣人民開始了一場“千軍萬馬戰太行”艱苦卓絕的戰斗,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人工天河”紅旗渠,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迎來了山區經濟發展的新曙光。修渠十年,林縣人民舍命舍家,晝夜苦戰,無怨無悔。因為他們堅信,跟著共產黨干,就能盼來水,就能過上好日子。紅旗渠精神之所以動人,就因為它記錄的不僅僅是那段艱難歲月和傳奇故事,也是始終把人民的期盼放在心中首要位置的真實寫照,凝結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嫱七M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是黨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莊嚴承諾,更是黨的初心使命在“三農”工作中的集中體現。從建設紅旗渠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變換的是時空,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人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在這個時候,就越需要深度重溫黨的初心使命。當年修建紅旗渠,就是黨為老百姓做的一件大好事,蘊含了共產黨人強烈的民生意識、民本情懷和民富追求。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進程中,我們更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牢記中國共產黨是干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好各項富民政策,把老百姓的所需、所盼、所求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具體措施,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做到鄉村振興為了人民、鄉村振興依靠人民、鄉村振興成果由人民共享,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t旗渠精神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武器 紅旗渠是人類歷史上鮮見的、純粹為人民福祉而創造的奇跡,它不僅寫滿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還彰顯了林縣人民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斗爭精神。修建紅旗渠正值國民經濟最困難時期,沒有重型機械,沒有先進儀器,缺乏資金支持,甚至連飯都吃不飽。要開鑿一條水渠讓漳河水穿越巍巍太行山,其工程量之大、技術難度之高,是今天的我們無法想象的。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嚴酷的施工條件都挑戰著修渠者的生理極限和心理極限,面對這項不能完成的任務,10萬林縣兒女抱定“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決心,迸發出“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人創大業,不建成大渠不還鄉”的豪邁誓言,迎難而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萬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解決了50多萬人口的飲水問題,創造了“新中國建設史上的奇跡”。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敢于與困難作斗爭,這是紅旗渠能修建成功的前提,也是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的魅力所在?! 〗裉?,雖然我們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途中,還將遭遇更多險關與硬仗,其困難和復雜程度不亞于當年修建紅旗渠所面臨的艱難險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拿出當年修建紅旗渠時那種不怕苦、不怕死、不信邪的勁頭,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把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 〖t旗渠精神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實踐路徑 紅旗渠不僅是一個農田水利工程,更是一座記載林縣干部群眾艱苦創業、苦干實干的時代豐碑。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為了不給國家增加負擔,林縣縣委繼承和發揚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提出“一顆紅心兩只手,自力更生樣樣有”的口號,要求全縣人民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頑強作風,與大自然進行一場“殊死搏斗”,每一寸渠道、每一個涵洞、每一個渡槽、每一座橋梁,都飽含著林縣人民的心血和汗水,體現著林縣人民的聰明和才智。正是“干”字當頭、“實”字托底、“敢”字支撐,實干苦干加巧干,林縣人民不依賴國家,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創造了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奇跡,實現了為全縣人民群眾引水造福的既定目標。由此可見,紅旗渠精神的落腳點是實干、是奮斗?! 吧鐣髁x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打贏脫貧攻堅戰靠實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靠實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要靠實干,這是一場需要不斷奮斗的“大戰”,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產生于十年修渠實踐的紅旗渠精神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著極大的引領和實踐意義。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必須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像當年的紅旗渠建設者一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大力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唯有如此,才能實現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贏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勝利。(中共河南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朱佳)
-
文字的“家”全面落成—— 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今日開放近日,位于安陽市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面向公眾開放,標志著我國唯一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全面建成開放。依據場館功能屬性和發展定位,一期工程主體館被命名為“宣文館”,續建工程東館為“徽文館”,續建工程西館為“博文館”?! 榻B,中國文字博物館一期工程主要是滿足“中國文字發展史”的展陳和文物收藏功能,以及漢字與人們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漢字民俗”“字書瓊林”“書苑英華”“字里乾坤”四個專題展覽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展覽形式進行展陳設計?! ∽哌M徽文館,展廳內,趣味十足的猜字謎數字墻吸引游客駐足?!坝檬种敢稽c,就能從福袋里抽到一個字謎,猜中之后還有詳細解釋,這樣猜字謎很有趣?!笔忻駨埢鄯紟е⒆右黄痼w驗。一盞盞紅燈投射到地板上,清晰可見的字謎文字印在地面上,打造成創意十足的互動投影?! 白謺偭帧闭故練v代字書與各時代著名的文字學家,位于二樓的“書苑英華”展示歷代書法名家精品,“字里乾坤”則位于博文館的一樓和二樓。展覽分為九個單元,分別為人與人體、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田獵農耕、衣食住行、和諧家園、占卜祭祀、武器戰爭、數字時空,漸次介紹造字來源、發展演變,生動形象地講解漢字故事?! 袄m建工程四個專題展覽與主體館基本陳列相得益彰,‘字書瓊林’的知識性,‘書苑英華’的審美性,‘漢字民俗’的親民性,‘字里乾坤’的互動性,更加全面地展示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敝袊淖植┪镳^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劉紀獻介紹?! h字公園位于中國文字博物館東西兩側。園內有刻著唐代書法家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石壁,有歷代書法家筆下的“字”“之”作品,有寫在“竹簡”中的歷朝歷代詩歌匯總,還有《詩經》系列雕塑墻等?!皾h字公園將生態、自然、人文有機融合,形成漢字之源、漢字之變、漢字之趣、漢字之美、漢字之韻、漢字力量六個園地,群眾一邊游園一邊感受文化文字魅力?!眲⒓o獻介紹?! ≈袊淖植┪镳^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項目開放,必將為安陽打造中華字都、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河南推進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發展,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品牌助力添彩。(楊之甜)
-
深入把握紅旗渠精神內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 ∽粤Ω羌t旗渠精神的重要內容。自力更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品質,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基。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鑿出“人工天河”紅旗渠。修建紅旗渠的過程,就是林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克服重重困難的過程。紅旗渠修建之初,修渠民工多達3.7萬人。為了解決住宿吃飯問題,民工們在工地上住山縫、宿崖洞,凡是能躺下的地方都住著人,實在沒地方就露天打鋪,冬天冷了就把茅草當鋪草來驅寒。民工們風趣地說住的是清涼宮:“藍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高山為我放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背燥埵敲窆冏詭Э诩Z,不足部分集體儲備糧補足,蔬菜由生產隊統一送到工地,縣里每個工日補2毛錢。他們還通過挖野草、摘樹葉補充能量解決溫飽問題。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新時代,我們需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D苦創業是紅旗渠精神的重要內涵。艱苦創業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紅旗渠工程從1960年開工,到1969年全面完成,歷時10年。在極其艱難的施工條件下,在沒有任何大型現代化機械的幫助下,民工們奮戰于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水架橋,創造了驚天偉業。為了早日將濁漳河水引入林縣,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施工。為了激發斗志,他們在太行石壁上揮毫潑墨: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林縣人民以改天換地的戰斗精神,10年里共削平山頭1250座,建渡槽152座,鑿隧洞211個,建各類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方1515.82萬立方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充滿艱辛、充滿創造的壯麗事業,我們需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艱苦創業、不懈奮斗,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事業干到底?! F結協作是紅旗渠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團結協作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戰勝一切困難挑戰最有力的武器。紅旗渠是新中國的兩大奇跡之一。工程在施工中,實行“全縣一盤棋”,動員了全社會的力量,先后出動30萬人次參與施工。林縣各行各業積極投身工程建設,以紅旗渠工地為戰場,以廣大農村、廠礦、機關為大后方,各個部門、工種緊密團結,密切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集成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修建紅旗渠的負責人楊貴在回憶錄中深情地說:“創業艱難,飲水要思源。當我們用到紅旗渠水的時候,永遠不要忘記為建設、管理紅旗渠而光榮犧牲的先烈、英雄模范和一切作出過貢獻的人;永遠不要忘記為了人民的利益,能夠實事求是、堅持真理、忍辱負重的同志;永遠不要忘記獻出了聰明才智的各級工程技術人員;永遠不要忘記山西省委、晉東南地委、平順縣各級黨委和廣大干部群眾給我們的支持和幫助;永遠不要忘記紅旗渠建設最困難的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無償援助;永遠不要忘記新聞戰線的同志們對紅旗渠建設的輿論支持;永遠不要忘記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碑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更加嚴峻。新時代,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團結協作,眾志成城,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各樣的“攔路虎”“絆腳石”?! o私奉獻是紅旗渠精神的主要內容。無私奉獻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底色,是共產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黨的優秀兒女李改云在回憶修渠經歷時說:“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流點血算得了什么?為了水,就是把一腔熱血都灑了也值得。一個人的鮮血和生命,哪有全縣人民的水重要和寶貴呀!”在修渠過程中犧牲的81名干部群眾中,年齡最大的60歲,年齡最小的17歲。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共產黨肩負了異常繁重的執政使命。新時代,我們需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對黨忠誠、無私奉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責編:劉圓圓、萬鵬)
-
學習進行時丨習近平總書記說:“殷墟我向往已久”新華網記者金佳緒 【學習進行時】10月26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延安、河南安陽考察。在安陽殷墟遺址,習近平總書記說:“殷墟我向往已久”。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與您一起學習感悟總書記這句話背后的深意?! ?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陜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陽市考察。這是28日下午,習近平在安陽市殷墟博物館考察。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10月26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延安、河南安陽考察。這是黨的二十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調研?! ?8日,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仔細觀摩青銅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他感慨地說,“殷墟我向往已久”?! ∫笮孢z址位于河南安陽市西北郊,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也是中國考古發掘時間最長、次數最多、面積最大的古代都城遺址。2006年7月,殷墟作為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谝笮嬷T多考古發現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 ∫笮娉鐾恋募坠俏?,為我們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 ×暯娇倳浭株P心關注甲骨文的研究與保護,對文明探源工程十分重視?! ?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向長期致力于傳承弘揚甲骨文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并致以誠摯的問候?! 靶滦蝿菹?,要確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傳承?!痹谫R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研究人員堅定文化自信,發揚老一輩學人的家國情懷和優良學風,深入研究甲骨文的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推動中華文明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谝笮孢z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談起此行的目的,“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 耙ㄟ^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薄 爸腥A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薄 爸腥A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還會偉大下去的?!薄 ×暯娇倳浽诳疾鞎r說的這些話,是透過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漫長發展史的深刻洞見,更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不斷奪取新勝利的豪邁宣言。
-
紅旗渠工程介紹紅旗渠總干渠長70.6公里,渠底寬8米,渠墻高4.3米,縱坡為1/8000,設計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紅旗渠總干渠從分水嶺分為三條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經姚村鎮、城郊鄉到合澗鎮與英雄渠匯合,長39.7公里,渠底寬6.5米,渠墻高3.5米,縱坡5000,設計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積35.2萬畝;第二干渠向東南,經姚村鎮、河順鎮到橫水鎮馬店村,全長47.6公里,渠底寬3.5米,渠墻高2.5米,縱坡1/2000,設計加大流量7.7秒立方米。灌溉面積11.6萬畝;第三干渠向東到東崗鄉東蘆寨村,全長10.9公里,渠底寬2.5米,渠墻高2.2米,縱坡1/3000,設計加大流量3.3秒立方米,灌溉面積4.6萬畝?! 〖t旗渠灌區 紅旗渠灌區共有干渠、分干渠10條,總長304.1公里;支渠51條,總長524.1公里;斗渠290條,總長697.3公里;農渠4281條,總長2488公里;沿渠興建小型一、二類水庫48座,塘堰346座,共有興利庫容2381萬立方米,各種建筑物12408座,其中鑿通隧洞211個,總長53.7公里,架渡槽151個,總長12.5公里,還建了水電站和提水站,已成為“引、蓄、提、灌、排、電、景”配套的大型體系?! 〖t旗渠工程 紅旗渠工程總投工3470.2萬個,共完成土石砌方1515.82萬立方米??偼顿Y6865.6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025.98萬元,占14.94%,縣社隊投資5839.66萬元,占85.06%。紅旗渠的建成,徹底改善了林縣人民靠天等雨的惡劣生存環境,解決了56.7萬人和37萬頭家畜吃水問題,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糧食畝產由紅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
習近平總書記到紅旗渠考察調研時指出:“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沿著總書記的足跡,重走紅旗渠,感悟紅旗渠精神,以實際行動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
基地以傳承、弘揚、宣傳“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為己任;以增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為目標;是一家具備資質的紅色文化教育培訓機構,是林州市委組織部紅色培訓辦公室監管培訓中心,也是弘揚紅旗渠精神的標桿單位。
基地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不斷對接時代要求。目前,基地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教學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建立了一支穩定的師資隊伍和教務團隊;并與北京、西安、江蘇、廣東等十余個省市的高校及培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構建了以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為基本內容的教學布局,將專題教學、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情景教學與互動訪談教學、實地調研參觀靈活結合,讓學員在參與和互動中真切感受紅旗渠精神的魅力,提升素質、凈化心靈、升華境界。
基地師資充分融合各省、市委黨校及各大學各行業的專家學者,其中授課教師100余名,教授、副教授級別以上占50%;2018年以來,全年承辦黨性黨風黨紀教育主題、十九大精神教育主題、廉政教育主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建設等不同專題培訓班次500余期,培訓人次達30000人以上,學員覆蓋全國所有省份20余個地級市。
“紅旗渠很有教育意義,大家都應該來看看”跟著總書記腳步走近紅旗渠,追憶修渠歷史,感悟精神偉力,砥礪初心使命。走進殷墟博物苑,探究殷商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我們在紅旗渠畔熱忱歡迎您的到來!
標桿單位
-
課程形式多樣
將專題教學、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情景教學與互動訪談教學、實地調研參觀靈活結合 -
師資雄厚
基地師資充分融合各省、市委黨校及各大學各行業的專家學者,其中授課教師100余名,教授、副教授級別以上占50% -
經驗豐富
組織不同專題培訓班次500余期,培訓人次達30000人以上,學員覆蓋全國所有省份20余個地級市
標桿單位
-
課程形式多樣
將專題教學、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情景教學與互動訪談教學、實地調研參觀靈活結合 -
師資雄厚
基地師資充分融合各省、市委黨校及各大學各行業的專家學者,其中授課教師100余名,教授、副教授級別以上占50% -
經驗豐富
組織不同專題培訓班次500余期,培訓人次達30000人以上,學員覆蓋全國所有省份20余個地級市
-
100
基地師資充分,授課教師人數
-
500
承辦不同專題培訓班次
-
3000
培訓人次達
-
20
學員覆蓋全國所有省份地級市